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澳门bet356体育在线官网研究生培养工作纪实
【编者按】在北航2024年人才培养大会及人才培养大讨论即将召开之际,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人才培养工作系列报道”,生动展现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以一流理念、一流师资、一流平台、一流服务、一流文化培养一流人才的生动实践,进一步营造“崇尚立德树人成效、崇尚卓越学术成就”的浓郁氛围,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汇聚广大师生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磅礴力量。
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学历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新时代人才培养领航行动计划,根据“厚植情怀、强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通”的人才培养方针,打造“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的人才培养“四强”模式。
研究生教育勇立改革创新潮头,先后入选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首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首批招收工程博士试点单位、首批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首批招收科研经费博士试点高校、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首批“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试点支持高校。通过强化系统布局,强化分类发展,强化一流供给,强化保障体系,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强化系统布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系统谋划和扎实推进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党委书记、校长担任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推出《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发布《新时代人才培养领航行动计划白皮书》。厚植空天报国情怀,构建国防科技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及顶层架构,提升人才培养服务国防的能力。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超前布局培养紧缺人才,获批人工智能、关键软件等8个教育部储才计划,为国家急需领域储备人才力量。与北京十一学校、北京一零一中学等中学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创新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加快探索大中衔接、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路径和机制,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
2022年,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高标准推动学院建设,党委书记赵长禄担任校企招生组组长,校长王云鹏多次主持召开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推进会,联合领军企业成立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研究中心。2023年,学校联合一流高校、企业、国家实验室等30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并担任联合首届理事长单位和秘书处单位,成立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研究基地(全国8个),聚焦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学校先后举办卓越工程师培养高峰论坛、国际论坛和院长论坛,广泛汇聚产学研多元主体共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和建议,不断探索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北航范式”。
学校举办卓越工程师培养系列会议
加快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步伐实施本研贯通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机衔接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为优秀学生提供快速成长通道。通过实施本研课程学分认定,构建进阶式模块化课程体系,有效衔接各类实践环节,强化多元交叉培养要素等举措,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强化分类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以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方向,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融通创新。
成立国内高校首个数字化飞行器科教协同创新平台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突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公室,统筹布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建设“新一代全数字化飞行器”等多学科交叉的科教协同创新平台,打造半导体、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等8个类企业级工程师技术中心,先后建成“先进飞行器高级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航空发动机高级工程人才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网络信息安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3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6个工信部校企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基地数量在全国高校并列第一。实施“卓越领军”计划,开展与关键领域重点企业、院所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与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院所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合培养,提升国家关键领域科技高端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能力。
校长王云鹏在与同学们共话卓越工程师培养时,寄语大家说,同学们要提高站位,自觉对标“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要求,努力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2022级学生代表座谈会召开
首批进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学习的2022级工程硕士咸志帆正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表面工程所进行专业实践,“在企业中可以直接参与型号任务,通过对涡轮盘的螺栓孔进行孔挤压强化,使发动机成功提高了40%的疲劳寿命,实现工具国产化。这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让我切实体会到了学校收获的知识真正的在工程应用中发挥出了价值。”
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突出科教融汇协同育人。完善学术型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评价标准,强化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引导,激励学生瞄准前沿领域开展学术创新,切实提高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和独立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实施“卓越交叉”计划,面向基础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博士,发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研平台在育人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强与国家实验室和行业产业一线的联合培养。
“我也曾有过‘生化环材、路在何方’的迷茫。庆幸的是,我在本科时就能够提早进入实验室,培养研究兴趣。凌晨四点的IRC见证了我对科研的痴心,在赵立东老师的指导下,我在新型热电材料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3篇《Science》论文。学校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完善的科研平台,坚定了我在这里继续深造的决心。”2019级博士研究生秦炳超在回忆自己的科研之路时这样说到。
强化一流供给,建强关键培养要素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集中力量建设高水平的学科核心课程,建成研究生精品课程121门。深化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澳门bet356体育在线官网研究生数字课程建设方案》为指导,建成数字课程44门,《矩阵理论》《航空航天技术》等4门研究生课程入选全国首批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20门课程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学校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牵引,大力开设校企联合课程或实践课程,探索具有北航特色的高层次行业人才培养课程模式。通过变革工程人才培养理念,探索以实践教学改革驱动理论教学创新的路径,构建学校主导、校企共建、企业主导各占1/3的“三三制”课程体系,打造《云计算技术原理》《新型传感技术及应用》《高速旋转机械动力学》《工程伦理》等首批核心课程和素养课,牵头建设26门全国关键领域核心课程。
亲身参与2022年新学期“航天工程实践讲堂”课程策划与授课的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原副主任江帆有自己的看法:“课程通过与航天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探索授课方式从校内教师到企业专家的转变以及传统课堂教学向现场教学的转变,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航天实践素养与能力,让他们将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快地通过实习、实践转化成能力,投身到航天工程一线。”
2023年,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取得历史性突破,获评国家级奖项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设立研究生教育与发展研究专项基金、研究生教学成果培育基金、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战略研究课题等累计资助700余项,激励和支持研究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校开展青年教师培训,设立交叉研究基金,希望能够为大家创造机会,加强彼此间的了解,支持大家开展跨学院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党委书记赵长禄与参加培训的2023年新入职教师及新聘研究生导师代表一同参观北航科技创新成果展,并与老师们座谈交流。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制订并完善系列导师管理办法,实行导师招生资格年度审核和博导年审督查检查抽查机制。导师遴选由一年一次调整为一年两次,保障新引进人才半年内即可参加导师评聘;从严把关兼职博导、副教授为博导,由原报备制调整为审核制。加强导师岗位培训并丰富培训形式,对新聘研究生导师开展全覆盖培训,邀请校领导与新聘导师代表座谈交流提升培训效果。出台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学关系建设的实施办法和研究生指导教师岗位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构建常态化的研究生和谐导学关系建设机制。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参加“全球治理与国际关系”寒假学校
加强国际化培养,实施“卓越远航”博士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计划,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战略性、实质性合作,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和竞争力。设立“北航研究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项目”,深入推进CSC“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强化保障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多方统筹,科学设置激励体系,汇聚优质尖端生源,多年来,研究生生源质量保持高位。同时在加强培养关键环节质量保障上下功夫,抓住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评阅与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预答辩、评阅、答辩等关键环节的筛查作用,合理设置分流机制。推进学位与毕业两证分离政策,优化结业条件,建立全过程分流退出机制。
学校严把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修订《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实施办法》,前置抽检环节,调整抽检环节到与论文评阅同期。同时优化结果使用,将论文抽检结果与研究生招生资格和数量紧密结合。加大学位论文质量监测力度,推行学位论文随检机制,实现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全覆盖,建立学位论文分级关注制度,落实预答辩、评阅、答辩等关键环节的筛查作用,严格把关学位论文质量。
在高质量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督导机制作用。建立研究生教育督导组,健全校院两级督导体系。对研究生课程教学、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开题、答辩等重要环节,实施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督导,实现了从“教学督导”向“教育督导”的转型,形成督导与质量改进的闭环。
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建设117项研究生教育系统集成应用,实现集数据分析、展示、预警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数据管理决策和关键事项提醒。服务学生近50万人次,为全过程质量监控提供保障。
研究生培养成效日益凸显,近两年,以北航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Nature/Science正刊3篇,获评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含提名)17篇、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1位、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5个。先后有近200名研究生成为国家级科技奖励署名获奖人。学校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中,学校八年四进总决赛,获得冠军1次、亚军3次,被授予“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十年发展重要贡献单位”。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水平保持高位稳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航空发动机的大部分总师、载人航天工程超过1/3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均为北航校友,超过3/4在航空航天和国民经济主流行业就业。
展望未来,研究生教育工作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传承弘扬空天报国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持续完善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